立式长轴泵的泵轴通常采用悬臂式设计,一端支撑在泵的轴承处,另一端则悬挂着叶轮。这种悬臂结构使得泵轴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叶轮重量、水力不平衡力等因素的影响,从而产生较大的挠度和晃动,如果您的长轴泵在运行时晃动很大,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排查和解决。
长轴泵运行现场
一、检查安装基础
1、基础是否牢固:立式长轴泵的安装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,以承受泵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和负荷。如果基础不牢固,如存在松动、裂缝或不均匀沉降等问题,会导致泵体晃动增大。需检查基础的地脚螺栓是否拧紧,基础混凝土是否有损坏,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或加固基础。
2、基础与泵的连接:确保泵与基础之间的连接紧密且正确。检查连接螺栓是否均匀拧紧,垫片是否安装正确且无松动。若连接不良,会使泵在运行时产生位移和晃动,应重新调整连接部位,确保泵体与基础的紧密结合。
二、检查长轴泵与电机的对中情况
1、电机与泵的对中:电机与泵的轴中心线应保持良好的对中,否则会引起泵的震动和晃动。使用专业的对中工具,如百分表等,检查电机轴与泵轴的径向偏差和轴向偏差,并按照要求进行调整。一般来说,径向偏差应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,轴向偏差也应符合设备的安装要求。
2、联轴器的检查:联轴器是连接电机轴与泵轴的重要部件,如果联轴器存在磨损、变形或安装不当等问题,会影响轴的对中精度,进而导致泵晃动。检查联轴器的弹性元件是否损坏,螺栓是否松动,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紧固。同时,确保联轴器的安装符合要求,如间隙均匀、平行度良好等。
三、检查叶轮与泵壳
1、叶轮的平衡:叶轮的不平衡是导致泵晃动的常见原因之一。叶轮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情况,或者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磨损、腐蚀等原因导致叶轮失去平衡。可将叶轮拆卸下来,使用专业的平衡设备进行检测和校正,确保叶轮的平衡精度符合要求。
2、叶轮与泵壳的间隙:叶轮与泵壳之间的间隙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。如果间隙过大,会导致泵的水力性能下降,同时也可能引起叶轮的晃动;如果间隙过小,则容易发生叶轮与泵壳的摩擦,损坏设备。检查叶轮与泵壳的间隙,并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调整。一般情况下,
可通过增减叶轮与轴之间的垫片来调整间隙。
四、检查轴承
1、轴承磨损:轴承是支撑泵轴的关键部件,长期运行后可能会出现磨损。磨损的轴承会导致泵轴的径向跳动增大,从而引起泵体晃动。定期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,如发现轴承表面有磨损痕迹、裂纹或间隙过大等问题,应及时更换轴承。
2、轴承润滑:良好的轴承润滑是保证泵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。如果轴承润滑不足或润滑油质量不好,会增加轴承的摩擦阻力,导致轴承发热、磨损加剧,进而影响泵的运行稳定性。检查轴承的润滑系统,确保润滑油的油位正常,油质良好,并定期更换润滑油。
五、检查泵轴
1、泵轴的直线度:泵轴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应保证具有良好的直线度。如果泵轴存在弯曲变形,会使叶轮在旋转时产生不平衡力,导致泵体晃动。使用百分表等工具检查泵轴的直线度,若超出允许范围,应进行校直或更换泵轴。
2、泵轴的连接:泵轴的各连接部位应牢固可靠,无松动现象。检查泵轴的键连接、螺纹连接等部位,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,确保泵轴的整体性和稳定性。
六、检查长轴泵的运行参数
1、流量和扬程:确保泵的实际运行流量和扬程在设计范围内。如果流量过大或扬程过高,会使泵的负荷增加,导致泵体晃动加剧。根据工艺流程和实际需求,合理调整泵的运行参数,避免泵在超负荷状态下运行。
2、汽蚀现象:汽蚀是指在泵的进口处,由于液体压力低于其饱和蒸汽压,导致液体发生汽化并形成气泡,气泡在泵内高压区破裂时会对叶轮和泵壳产生冲击,引起泵的震动和晃动。检查泵的进口压力、液位高度等参数,确保泵在正常的汽蚀余量范围内运行,避免发生汽蚀现象。
可通过增加进口液位高度、优化进口管道布置等方式来提高汽蚀余量。立式长轴泵厂家_立式消防泵_中开泵厂家_湖南天宏泵业制造有限公司
Copyright ©湖南天宏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257号-1 XML地图
技术支持:湖南天宏泵业